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培養(yǎng)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需要而產生的態(tài)度體驗,表現為喜怒哀樂,愛憎、好惡、榮辱等。它產生于人的認識和生活過程中,并影響認識和活動的進行?,F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對于個體的認知過程具有組織和瓦解的效能,它能直接作用于課堂。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既進行著知識的傳遞,又存在著情感的交流與發(fā)展。師生雙方會因個人經歷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情感,而教師在教學中的情感不僅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興趣、記憶、思維和品德的形成,甚至會影響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研究表明:只有當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動機時,當他們的認知和情感都進入教學而實現自覺、自主的學習時,才能取得最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
從教學實際看,有的教師對語文教學中的情感因素不夠重視,把語文課當成純粹的工具課,把語文訓練當作一種單純的技術訓練而忽略了情感因素的激發(fā),以至于把活生生的語文課講“死”,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嚴重影響了語文課應有功能的充分發(fā)揮。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努力掌握激發(fā)學生情感的途徑和方法。
一、用教師的情感去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教師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不僅自身具有情感,而且也能受到外界的情感觸動,并對周圍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影響。同時,由于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其主導性地位決定了教師這個情感源對整個教學中的情感活動具有重要的能動作用。教師良好的情感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猶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因此,要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教師首先應該是富有情感的人。如果教師缺乏良好的情感修養(yǎng),就無法實現自身行為的感染性和教育性,更談不上使教學散發(fā)出藝術的光彩。羅曼·羅蘭曾經說過:“要播撒陽光到別人心里,總得自己心中先有。”因此,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為了激起學生的情感,教師必須充滿激情。
?。ㄒ唬┙處熞邆淞己玫牡赖潞拓S富的情感
教師要無限熱愛教育工作,要把自己的聰明才智毫無保留地貢獻給太陽底下最光榮的事業(yè),一切為了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正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同時,要有一種神圣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要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工作認真負責,治學嚴謹踏實。教師不但要作風正派、寬以待人、嚴以律己、不計名利,還要有寬闊的胸懷、樂于奉獻的精神。只有具備良好的道德和豐富的情感,才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給學生以正向的人格影響。
(二)教師要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研究表明,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是影響學生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這種因素不僅有賴于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教學技巧,還有賴于教師運用情感的技巧。有情感感染力的教師不僅能使學生更好地接受課內或課外有意傳授的東西,還能使學生在無意中接受自己的情感影響,包括情感傾向、情感的表達等。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情感感染力不僅是一種間接的無形的情感情境,還是一種培養(yǎng)學生情感的心理力量。一名優(yōu)秀教師應該是學生心靈的導師。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應采取壓服,而應說服,而說服的基礎正是教師的感染力。
那么,老師的感染力來自哪里?怎樣才能做到以情激情呢?
首先,教師以情激情,源于對學生的愛心。朱小蔓教授認為,教師情感的實質,是一種教育愛的能力,是一種為世界尋求發(fā)展的能力,是一種將人類中的真善美傳遞給學生的能力。教師對學生的愛能喚醒學生的愛心,萌發(fā)學生善良的美德和高尚的情操。
其次,教師以情激情,源于對學生的尊重。尊重學生是對學生最大的愛護,是教育成功的基石。
第三,教師以情激情,要充分發(fā)揮非語言行為的情感傳遞功能。教師要善于借助非語言行為來加強自身的情感,并傳遞給學生,感染學生。
第四,教師以情激情,是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點燃學生情感的火種,給學生以巨大的感染力量。正如烏申斯基所說,教師的情感和人格魅力,對學生心靈的影響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種教育力量。
二、以理育情、以教育情,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情感
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是構成教學中豐富而復雜的情感現象的又一個情感源。與教師一樣,學生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他們既接受外界情感的刺激,也對周圍的同學和教師施以情感上的影響。但學生與教師又不一樣,他們是教育的對象,是身心發(fā)展尚未成熟的個體。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情感,有利于他們適應各種復雜的環(huán)境、保持心理健康。
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情感呢?
首先,端正認識,以理育情。古人云“知之深,愛之切,行之堅。”認識是情感產生的基礎。一般來說,認識越豐富,越深刻,情感也越豐富,越深刻。所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從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著手,讓理智來支配情感,使其情感向正確方向發(fā)展。這要求我們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各種活動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積極的情感,引導學生全面分析問題,明辨是非,形成良好情感。一方面要深入挖掘教材中隱含的情感因素,使其情知交融,情通理達。另一方面,對學生在教學中產生的消極情感,要分析其原因,闡明其危害,使學生提高對情感的認識,從而能自我調控。
其次,改進教學,以教育情。教材是人類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中的經驗總結,反映了人類實踐活動的情況,蘊含了大量的情感因素。挖掘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情感沖動。
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曾寫道:“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這就說明情感具有情境性的特點。情感是在一定情境中產生的。相對兒童來說,他們的情感更容易接受具體事物支配。所以,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情感豐富的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讓學生在情感體驗中引發(fā)情感沖動。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要與課文內容相一致,要利用適合兒童身心特點的手段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之中,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并激發(fā)想象與聯(lián)想,讓學生在情感的氛圍中產生情感體驗,進而發(fā)展認識,陶冶心靈,為“動情”至“曉理”打下情感的基礎。在課文課堂教學中通常采用以下幾種途徑創(chuàng)設情境:
音樂渲染情境。音樂能給人以豐富的心馳神往的遐想,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意境之中,通過特有的旋律和音樂形象使他們的心靈得到凈化和陶冶;圖畫渲染情境。圖畫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課文用語言描寫的情境,通過圖畫再現出來,一下子就變得那么具體,看得見也摸得著。用圖畫再現課文情境,實際就是把課文內容形象化,符合兒童樂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認識特點;表演體會情境。表演是學生參與創(chuàng)設情境的一種途徑,對每個學生來說,都可以是角色的扮演者。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不少文章聲情并茂,其語言親切自然、感情真摯強烈。教學時,不能只重理解、不重感受。多讀,特別是有感情的朗讀訓練是加強情感的有效途徑,具體形式有:教師領讀,引發(fā)情感共鳴;學生分角色讀,引發(fā)情感轉化。教學時,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讀,引導學生在閱讀課文的時候注意與人物與作者進行換位體驗,設身處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共享他人的快樂、分擔他人的痛苦,移他人之情于自己,引發(fā)情感轉化;齊讀引發(fā)情感共鳴。學生在教師情感的引發(fā)下,通過對課文情感的感悟,已經積蓄了豐富而熾熱的情感沖動,心潮澎湃、情緒激昂,引導學生含情齊讀,傾吐情感、抒發(fā)情感,已是水到渠成。
三、結語
總之,語文教學中的情感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藝術的一個重要方面。作為教師要從教學實際出發(fā),積極尋求激發(fā)學生情感的途徑和方法。這樣,語文教學活動才充滿生命與活力,取得好的效果。(作者單位:拉薩市第一小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拉薩市第一小學學生們?yōu)槲绮忘c贊
為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近年來,拉薩市加大投資力度,聚焦中小學生“午餐難”問題,根據各校實際,采取新建食堂、營養(yǎng)餐配送等措施,有效解決了中小學生“午餐難”問題。[詳細] -
拉薩經開區(qū)舉辦“博士 進校園 送教促成長”活動
日前,拉薩經開區(qū)管委會聯(lián)合中組部團中央援藏博士團在拉薩經開小學舉辦“博士進校園 送教促成長”活動。 [詳細] -
拉薩市委宣傳部駐拉康村工作隊開展慶“六一”活動
活動現場,阿朗鄉(xiāng)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旦增亞杰和白瑪吉宗在熱烈的掌聲中,分別走上主席臺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內容進行演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