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深潛地下的交通“長龍”
深潛地下的交通“長龍”
探訪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
作者: 盧銳 丁楊
打開四川省交通圖,一條“長龍”穿越崇山峻嶺,蜿蜒在云嶺之間,讓高速公路通達小涼山腹地。這便是全長達123公里的峨眉至漢源高速公路。目前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就鑲嵌在這條大動脈之中,即最大埋深達到1944米的峨漢高速公路大峽谷隧道。
近日,歷經6年多時間艱苦施工,大峽谷隧道主體工程順利完工,為峨漢高速公路今年年底全線通車運營打下堅實基礎。
建設這樣的“世界第一”,攻克了怎樣的困難和挑戰(zhàn)?又該如何保障通車后的運營安全?讓我們一起走近這條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探訪深藏地下的交通“長龍”。
1 高地溫、瓦斯、溶洞等不良地質如影隨形 掘進“最大埋深”風險高、困難重重
江河縱橫,山高谷深。峨漢高速公路位于最高海拔4000米的小涼山腹地,當地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催生了“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
峨漢高速公路項目起于四川省峨眉山市,經峨邊彝族自治縣、樂山市金口河區(qū)、涼山州甘洛縣,止于雅安市漢源縣,項目總投資概算為205.21億元,是目前四川省在建高速公路中施工難度最大、每公里造價最高的山區(qū)高速公路之一,橋隧比達87.4%。其中,大峽谷隧道處在峽谷與河谷線地段,隧址處地勢崎嶇、地質構造復雜,是全線控制性工程,由蜀道集團所屬蜀道高速集團投資、四川路橋承建。
“埋深,是指隧道開挖斷面的頂部至自然地面的垂直距離?!笔竦栏咚偌瘓F樂漢公司總工程師李華明說,“峨漢高速公路大峽谷隧道最大埋深1944米,這個‘世界第一埋深’不是有意選擇的,而是受隧道進出口兩端的金口河互通和烏史大橋互通的高程控制。”
角峰如林、峽谷深切,惡劣的地質地形條件,給項目團隊帶來了不小的困難和挑戰(zhàn),巖爆、高地溫、瓦斯、溶洞等多種不良地質難題如影隨形。
自2017年初開工建設以來,大峽谷隧道在掘進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巖爆、大型溶洞、水平巖層掉塊、高地溫等地質和環(huán)境災害,施工安全風險高,施工難度極大。
“隧道埋深大,意味著隧道巖層原始地應力較大,加之大峽谷隧道圍巖大部分為3級圍巖,巖石強度高,極易發(fā)生不同程度的巖爆?!崩钊A明解釋說,洞內圍巖地溫高,最高溫度達40℃,也給施工作業(yè)環(huán)境和施工效率造成嚴重影響。
為成功打通這個“世界第一”,項目一線團隊成立技術攻關小組、科研小組,集中力量研究從設計到施工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新工藝、新技術,同時邀請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內的多位業(yè)內知名專家赴現場指導,成功掃除建設進程中的諸多“攔路虎”。
2 巖爆頻發(fā),巖石彈射如子彈 “一躲二防三治”應對世界級施工難題
“轟……”不久前,隨著一聲炮響,峨漢高速公路大峽谷隧道左線最后幾米巖壁被打通,實現雙洞貫通。
距離大峽谷隧道2017年12月開建,艱苦施工已歷經1991個日夜。
“這條隧道從設計到貫通用了12年、最大埋深達1944米、全長12.1公里,12、1944、12.1這3個數字寫進了我的人生,成為了我的驕傲?!彼拇窐蚨霛h高速公路2標7分部項目經理葉少波感慨道。
最大的施工“攔路虎”是什么?“巖爆!”葉少波脫口而出。
巖爆,是世界隧道建設中較常遇到的一種現象,而大峽谷隧道的巖爆現象極為突出。
“巖爆是世界級施工難題,難以完全杜絕,理論是理論,實踐中還是會有巖爆的風險?!比~少波坦言,盡管在前期勘察中,已經對隧道巖爆做足了功課,但由于埋深較大,隧道開挖過程中的巖爆依然頻發(fā)。
葉少波清楚地記得,掘進了將近1年時間時,隧道內開始出現弱巖爆,“走進洞就能聽到陣陣悶響,好像打悶雷一樣,不是炸雷”。
2019年3月以來,大峽谷隧道出口端的巖爆難題更加明顯。
越往里掘進、埋深越大,巖爆程度也越來越強,掌子面(即隧道掘進的工作面)正面、拱腰圍巖頻繁出現巖石彈射現象?!叭^大的石塊,就像子彈一樣彈出來,站在40米外被打中都疼得厲害?!闭劶白约罕粠r石“擊中”小腿的經歷,葉少波記憶猶新。
突出的巖爆,伴隨著垮塌,最大方量甚至達到31立方米。好幾次,初支和開挖的施工用臺車直接損壞,施工面臨極大的安全風險。最難的時候,一個月掘進僅48米,正常情況下一個月掘進進尺應為120米左右。
如此大的巖爆威力,彈射出來要傷人,施工人員安全成了首要問題。項目部采取了一躲、二防、三治的方法。
躲,即每一段開挖后都留出1到7個小時時間等待巖爆,等能量釋放得差不多了,再進行下一步施工;防,包括采用噴射混凝土對巖體進行封閉、初期支護加設鋼架、增加機械設備減人等措施,保證施工安全;治,是指通過微震監(jiān)測儀檢測巖爆等級后,再通過系統性打孔、反復找頂等方式,幫助巖體釋放能量。
48米、80米、120米……一系列創(chuàng)新措施疊加,大峽谷隧道的掘進進尺逐步提高。攻克大峽谷隧道中應用的部分技術,成為“超長埋深高風險公路隧道建設關鍵技術及應用”科技成果的一部分,獲得2022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建設中應用的“一種防巖爆的臺車”已獲得發(fā)明專利。
不僅是巖爆,在施工過程中項目團隊還面臨大型溶洞、暴雨、瓦斯,以及高地溫的挑戰(zhàn)。
“在掘進過程中,大峽谷隧道(漢源端)主線右洞掌子面發(fā)現溶洞,其溶腔長30米、高35米、底寬28米,并存在大量有害氣體,環(huán)境危險性高?!比~少波說,為保障施工順利推進,項目團隊邀請專家組,經過詳細踏勘和論證,決定采用通風換氣、氣體檢測、底部回填、結構調整、增設擋墻等措施,順利穿越溶洞。
3 長隧被橫洞“分割”成了多個短隧 科學運營設計保障橋隧通行安全
峨漢高速公路分段建成、分段通車,目前僅剩大峽谷隧道及兩端共18公里路段未通車。大峽谷隧道的貫通,標志著峨漢高速公路打通了最后的“腸梗阻”,全線通車進入“倒計時”。
超過10公里的高速公路隧道,運營后的安全保障同樣備受關注。
“雖然埋深大與隧道運營難度沒有直接關系,但是大峽谷隧道長達12.1公里,且位于峨漢高速公路隧道群密集段落,運營過程中的應急救援保障是一大難題?!崩钊A明說。
在交通運輸部批復四川省開展的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任務中,智慧高速公路建設試點便是任務之一。峨漢高速公路正在開展以隧道場景為主的智慧高速公路建設,針對運營階段突發(fā)應急事件的預警處置設計了一套完整的流程和方案。
通車后的應急救援保障,大峽谷隧道設計建設之初便同步進行了精心考量。
大峽谷隧道設計是雙向4車道,但是在隧道單洞的出口端、進口端4公里位置,分別專門設置了交通轉換帶,每條轉換帶長約120米,單向寬度就達到4車道。
“不僅如此,在隧道左洞右洞之間,每隔700米開設一處30米長的橫洞。”葉少波說,這些橫洞將長隧“分割”成了多個短隧,一旦洞內發(fā)生意外事故,車輛可通過橫洞轉換變道,便于救援車輛進入,也可避免洞內長時間擁堵。
運營“利器”正在亮相?!按髰{谷隧道平均120米左右,會安裝一個‘智慧桿’?!崩钊A明說,“智慧桿”里的電子設備,相當于“千里眼”“順風耳”,可實現對全路段的24小時監(jiān)控,一旦公路上發(fā)生意外,系統可在數秒鐘之內自動識別,并自動通知應急人員處置。
隧道行車的舒適感也將得到提升。一般的隧道不用設風機房,而大峽谷隧道屬于特長隧道,僅靠進出口的自然風,無法確保隧道內空氣清新。項目團隊在隧道進口端和出口端都設置了一個地下風機房。
“隧道左洞出口端的地下風機房內有15個交叉口,交叉口之間設置了聯絡風道。新風從地面的一個斜井進風口灌入,帶動洞內污濁空氣經過風機房后,再從出風斜井排出?!比~少波介紹,地下風機房是定制臺車一次性澆筑而成的,相較于傳統風機房更平整光滑,也更美觀。隧道建成運營后,將在主風機房位置設置大功率風機,隨時抽取廢氣,并吹送新鮮空氣,使隧道內隨時保持空氣清新,沒有污濁感。
更深遠的影響值得期待。“峨漢高速公路是交通大通道、旅游大動脈?!崩钊A明表示,峨漢高速公路把峨眉山、黑竹溝、大峽谷、漢源湖等知名旅游景點串聯成線,接入高速公路網,將顯著改善沿線通行條件,帶動旅游經濟發(fā)展。全線建成通車后,從峨眉到漢源僅需1個多小時,這將顯著改善峨邊彝族自治縣、甘洛縣民族地區(qū)交通基礎設施,提升通行質量,對促進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助推民族團結進步、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具有重要意義。
數據顯示,2022年年底,四川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9179公里、居全國第三,建成高速公路進出川大通道達27條,正全力推進39個、3500公里在建高速公路項目建設,預計到今年底將有12個項目(路段)建成通車,高速公路總里程將達到9800公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