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性午夜小视频_国产97最新在线视频_亚洲精品免费Ww久久_日韩三级在线成人网站

中國西藏網 > 西藏新聞 > 資訊

高原“香城”尼木縣 致富路上含芬芳

王欲然 發(fā)布時間:2019-11-29 10:22:00來源: 人民網-時政頻道

  米瑪扎西點燃一根尼木藏香,四周靜了下來。他盤坐在遮陽傘下,屏氣凝神,輕揉手中香泥。

  藏香,在藏族百姓的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有著西藏第一圣香之稱的尼木藏香,更因傳承千年的手工工藝及純正的古老配方而被傳誦。

  有史料記載,吐藩時期,吞彌·桑布扎從天竺(古印度)學習佛法歸來后,根據西藏地域特點,在熏香技術上加以改進發(fā)明了尼木藏香,并將制香技藝傳授給了當地(今吞達村)百姓。

  香在燃,細云覆上,芬芳隨之襲來。尼瑪扎西的一雙粗手將香泥揉出了淳厚色彩,隨后他用手一抓,迅速將香泥擠進打孔牛角器皿,身子傾向一側,雙手順勢一拉一提,一根尼木藏香便排在紗網之上。整套動作看似簡單,卻演繹得虔誠、細膩。這是尼木藏香制作成型的環(huán)節(jié),考驗著制作者的堅毅與耐性,只有經驗豐富的人才能將香泥擠成粗細均勻、筆直的形狀。

  米瑪扎西的手藝在吞達村是出了名的。他12歲時就被尼木藏香燃出的青煙所魂牽,整日觀摩父親制香,傾聽尼木藏香1300多年的演變。25年來,他日復一日,選材配料、混制成型、晾曬出產,不停地磨煉父親傳授的技藝。經千錘百煉,米瑪扎西終在柏樹、凈水和香料的融匯間,將技藝升至繁華。他幾乎包攬了西藏各級制香技藝比賽的冠軍,慕名而來拜師學藝的人絡繹不絕。至今,布達拉宮里的每一根藏香均出自米瑪扎西徒弟之手。

  但他依舊樸實,整日一身泥灰,制香練技,忘乎俗塵?!拔揖褪菃渭兊叵矏壑谱鞑叵悖惺炙嚵艘材苓^上好日子。”米瑪扎西說,從前制作一整天的藏香只能換來五元錢收入,一家人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而現(xiàn)在,好的時候平均月入6000多元。藏香也不用再拉到村口兜售,通過合作社和公司就能遠銷到其他省市。更令他高興的是,每年都會受邀到那曲、靈芝、玉樹等地授課,尼木藏香的制作技藝有了延續(xù)。

  勤勞、智慧的吞達村民們不斷繼承、發(fā)揚尼木藏香制作技藝,使其成為吞達村的支柱產業(yè)、一步步帶領村民走上康莊大道。翻開吞達村的致富史,每一頁都飽含著尼木藏香燃出的氤氳。

  一傳十、十傳百,尼木藏香有了名氣,市場有了需求。村民們仿佛看到了光,紛紛組建起家庭小作坊、合作社,把精力投在加快生產、搶占市場份額上。一時間,吞達村里家家戶戶熱火朝天,比著做藏香。

  可惜好景不長,村民們還未嘗到甜頭,生產出的藏香就暴露出品質參差不齊、價格各異等問題,遭到消費者排斥。村民們生產的藏香積壓成堆,好不容易積累起的口碑也受了損。

  這“香火”可不能斷。村民們意識到小股作戰(zhàn)暴露出的惡性競爭問題,決心采取措施攻克難題。成立藏香協(xié)會,制定品質標準;吸納更多藏香制作戶,保障市場供應……村民們查問題、找對策的同時,尼木縣委、縣政府和吞巴鎮(zhèn)黨委也在思考,優(yōu)勢資源為何不能發(fā)展成為惠民利民的產業(yè)?

  很快,尼木縣政府就動了起來。2000年,尼木縣政府投資興建尼木縣藏香廠,集中優(yōu)勢力量試水藏香產業(yè)化發(fā)展。藏香廠采取“公司+農戶”的運作模式,吞達村藏香制作戶們負責用專業(yè)技能保證產品質量,公司則通過引進機器代工藏香制作部分工序來提高生產效率,滿足市場需求,兩者相輔相成、穩(wěn)步發(fā)展。久而久之,“香火”不僅保住了,吞達村還摸索出了一條藏香產業(yè)化發(fā)展的道路。

  2009年,尼木藏香生產技藝被錄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后,吞達村的旅游市場火了。前來觀光、尋香的游客多了,汽車廠商也到此蹭熱度,為新車推廣拍攝廣告。藏香廠看準了機遇,借機在附近的“網紅”318國道旁修建了新廠房,并設立了展覽館和展銷點,以此吸引游客了解、購買藏香。從此,尼木藏香制作產業(yè)搭上了旅游快車,村民們也吃上了“香”噴噴的“文旅飯”。

  這飯可真香!在隨后的幾年里,吞達村厚重的藏香文化和秀麗的旅游資源得到充足發(fā)展,村里的面貌煥然一新。村門口豎起了一座吞彌·桑布扎的漢白玉雕像,穿村而過的吞曲河岸上修建的282座制香水磨,構成“水磨長廊”亮麗景觀。村民們的腰包鼓了,紛紛建起潔白、嶄新的藏式小樓。

  “藏香產業(yè)+文化旅游”的發(fā)展模式,為山谷中的小村莊帶來了靈性。2013年開始,吞達村先后榮獲了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中國旅游文化名村等獎項,并被列入國家級特色小城鎮(zhèn)建設名錄。吞達村持續(xù)“圈粉”,名氣越來越旺。村民們也開闊了視野,玩起了文創(chuàng)、搞起了電商,日子越過越有勁兒。

  吞達村的巨變,百姓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米瑪扎西的父親索朗羅布親身經歷過舊西藏的生活,“從前,日常的口糧是給牲畜吃的飼料,有時候甚至連這個都吃不到。但是現(xiàn)在我自己制作藏香每年會有10000多元的收入,根本用不著向孩子們要錢,自己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2歲的老人掰著手指介紹情況,言語之間盡是滿足和欣慰。

  找對了路,就擼起袖子加油干。尼木藏香由日常生活用品演變?yōu)橹赂唤鸫u,靠的是勤勞、智慧的吞達村民在縣委縣政府帶領下,持之以恒、攻堅克難的努力。尼木縣吞巴鎮(zhèn)黨委書記康桑達瓦坦言,如果當初沒有解決藏香產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的問題、抓住文旅發(fā)展機遇的話,吞達村不會有今天的成績。

  跨入新時代,尼木藏香又被賦予了新使命——助力雪域高原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

  尼木縣因地理位置偏遠、資源稟賦不足等原因,經濟總量長期處于拉薩市末位,是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如何在雪域高原上做好脫貧攻堅工作,助力傳統(tǒng)和經濟落后地區(qū)搭上致富快車,尼木縣委、縣政府把寶押在了擴大尼木藏香產業(yè)發(fā)展上。

  “做大做強、行穩(wěn)致遠!”2016年,尼木縣委、縣政府提出藏香全產業(yè)發(fā)展的思路,集中優(yōu)勢力量著重打造一家以藏香制作、銷售、展示為一體的藏香龍頭企業(yè)——尼木吞達藏香凈土產業(yè)有限公司。

  打造龍頭企業(yè)是建立脫貧攻堅長效機制中的關鍵一環(huán)。有企業(yè)在,貧困戶們就會得到就業(yè)機會、實現(xiàn)收入增加。那么,如何這一新企業(yè)得到長遠、穩(wěn)定的發(fā)展?其實,這個題不難破。

  有了尼木縣藏香廠發(fā)展模式的底子,藏香凈土產業(yè)有限公司在此基礎上加以完善,采取“黨支部” +“公司”+“合作社” +“貧困戶” +“農戶”的經營模式,吸納鄉(xiāng)村致富帶頭人、藏香制作傳承人為公司管理骨干,解決企業(yè)長期發(fā)展中專業(yè)人才匱乏的問題。公司還建立“黨建引領、能人經營、貧困戶為主、技術帶動”四個機制,以此提升貧困戶勞動技能、激發(fā)積極性,并通過扶持合作社,為企業(yè)多元化發(fā)展注入動力、為貧困戶提供多種就業(yè)選擇。

  很快,新路子就有了收獲。僅僅一年的時間,尼木吞達藏香凈土產業(yè)有限公司的凈收入就達到50余萬元,兌現(xiàn)全年工資和分紅共計36.1948萬元,貧困戶人均增收1.1萬余元。圍繞藏香產業(yè)發(fā)展的運輸合作社等多個合作社也得到完善和壯大,形成一套成熟的運作體系,不斷涌出內生動力。

  “2018年10月,尼木縣通過了國家脫貧攻堅檢查組的考核,全縣家家戶戶實現(xiàn)脫貧摘帽。”康桑達瓦驕傲地說道。

  但摘帽不摘幫扶,尼木藏香的使命還在延續(xù)。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為全域長足發(fā)展和長治久安作出更大貢獻。尼木縣委、縣政府通過利用北京對口援助的4000萬資金,在2018年修建了尼木藏香產業(yè)園精準扶貧示范基地,并于今年4月正式投產,計劃生產藏香50噸,預計可實現(xiàn)產值2000萬元,利潤600萬元,帶動100戶群眾戶均年增收2.4萬元。同時,產業(yè)園還將藏香制作生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文化旅游相結合,推廣品牌和創(chuàng)意衍生開發(fā),創(chuàng)造產業(yè)關聯(lián)工作崗位200余個,有效促進貧困群眾的扶貧鞏固、就業(yè)增收、持續(xù)推動產業(yè)升級和規(guī)模化發(fā)展。

  如今的尼木縣,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原香城”,尼木藏香更是香飄萬里。今年國慶節(jié)剛過,尼木藏香2019年新品推介會就在成都錦里舉行。活動現(xiàn)場,有趣的藏香工藝文化講解、藏香產品體驗,讓來自雅魯藏布江深谷的千年幽香,彌漫蓉城,引得市民游客爭先圍觀打卡。

  尼木藏香燃起的氤氳,蘊含著雪域高原最純正的芬芳,不停地向世人講述著動聽的“致富故事”。

  當然,尼木故事只是西藏脫貧攻堅、民生改善的一個縮影。時隔八年,記者再次行走西藏,在這12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隨處可見民生領域跨越式的變化,令人感到溫暖。

  公路通了。西藏自治區(qū)所有縣通公路,鄉(xiāng)鎮(zhèn)、建制村通達率分別達到99.86%和99.82%。寬闊的公路上,跑貿易、跑物流的順了,來西藏旅游的便利了。

  村子富了。曲水縣四季吉祥村“春夏秋冬”四個區(qū),12條主干道,365戶新居迎來了易地搬遷戶。村子周圍投資興建的良土苗木繁育基地、中藏藥種植基地等現(xiàn)代化農業(yè)設施,為重新生活在這里的百姓提供了穩(wěn)定工作,實現(xiàn)增收。

  景色更美了。山南市深度貧困縣扎囊縣在“生態(tài)治理、產業(yè)發(fā)展與精準扶貧相結合”理念的指引下,引進西藏藏草生態(tài)科技有限公司,一邊防沙治沙,將百姓聞之色變的“扎囊白馬”風沙天變成了天天可見的“扎囊藍”;一邊開展綠色脫貧,帶領周邊村民種植藏藥,實現(xiàn)人均增收3000余元。

  人更幸福了。2013年以來,西藏累計減貧約71萬人,貧困發(fā)生率由2012年的35.2%下降到2018年的6%以下。城鄉(xiāng)交通、住房、醫(yī)療等條件也得到極大改善,群眾有了真真切切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行走西藏,所感受到的溫暖,是各族人民心連心、團結奮斗的結晶,是建設更加美麗、幸福新家園的堅定信念。

(責編: 于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