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農牧民“脫貧記”:幸福要靠雙手創(chuàng)造
在西藏昌都市貢覺縣哈加鄉(xiāng),19歲的多壩村村民次旦最近有兩件開心事:一是他家貧困戶的“窮帽子”馬上就要摘掉了,二是姐姐色措很快也會從拉薩回來,不用再背井離鄉(xiāng)出去打工了。
自幼就失去父母的次旦是色措一手帶大的,由于缺少耕地和牛羊,勞動力不足,姐弟倆的生活一度十分艱難,是村里的15戶貧困家庭之一。為了照顧次旦,已經30多歲的色措靠給人打工補貼家用。
2019年,西藏官方組織的駐村工作隊為多壩村帶來了500頭犏奶牛(牦牛與普通牛種間遠緣雜交的后代)的扶貧項目,次旦家也分到了10頭。次旦用心去喂養(yǎng),還主動向人請教,把犏奶牛產下的奶做成奶制品,帶到附近的鄉(xiāng)鎮(zhèn)以及上百公里外的縣城去賣,家里的經濟狀況漸漸有了改善。
與此同時,隨著貢覺縣特色產品阿旺綿羊在西藏區(qū)內外逐漸走俏,當地建立起了“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阿旺綿羊”主題餐廳從貢覺縣開到了昌都市和四川成都市,在天津等援藏省市的幫助下,相關產品也即將進入內地商超??吹桨l(fā)展前景的色措這次被次旦說服了,準備回村里的合作社從事綿羊養(yǎng)殖。
貢覺縣副縣長李天國告訴記者,該縣僅阿旺綿羊一個產業(yè)扶貧項目就帶動了貧困人口6800多人就業(yè)增收,此外還有70多個項目已執(zhí)行到位,還可吸納大量像色措這樣的在外務工人員返鄉(xiāng)就業(yè)。
李天國說,在相關產業(yè)項目帶動下,貢覺縣已滿足各項脫貧標準,待今年10月前后,經有關方面完成專項評估檢查同意后,即可退出貧困縣(區(qū))范疇。
在與貢覺縣相隔不遠的昌都市芒康縣納西民族鄉(xiāng),以經營特色美食“加加面”知名的果拉叢農家樂創(chuàng)始人果拉卓瑪是當地的“婦女致富帶頭人”。從街邊攤到可供數十人入住的農家樂,果拉卓瑪不但把自己做成了品牌,還帶動了近10戶貧困戶脫貧。
在果拉卓瑪身邊工作了1年多,19歲的白珍不但學會了做“加加面”,店里的迎賓、祝酒等納西族特色接待服務也越來越嫻熟,性格開朗活潑的她很受歡迎。
白珍說,吸引自己的是果拉卓瑪身上那種主動求變、敢想敢干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在政策支持下,果拉卓瑪果斷貸款300多萬元,并自籌100多萬元創(chuàng)新經營模式,現在發(fā)展得越來越好,我也要像她一樣做個女強人,用雙手改變命運,創(chuàng)造自己的幸福?!?/p>
西藏自治區(qū)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西藏脫貧攻堅取得良好成效,共向昌都、日喀則、那曲3個主戰(zhàn)場和深度貧困縣(區(qū))安排資金120.5億元,占西藏全區(qū)整合資金總量的78.6%,將581個駐村工作隊全部調整到最艱困的貧困村,幫助創(chuàng)辦集體經濟2302個、專合組織2452個,旨在實現今年年內19個縣(區(qū))摘帽、15萬人脫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 穩(wěn)定脫貧 逐步致富
西藏是全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整體處于深度貧困。從2013年開始,芒康縣大力發(fā)展葡萄種植和釀造,現在鹽井納西民族鄉(xiāng)839戶人家,2018年人均收入達到12907元,20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詳細] -
人物志:尼瑪頓珠與藏北高原牧民的“脫貧記”
2018年年底,海拔4000多米的西藏阿里地區(qū)搶古村村委會院內碼放了280多萬元現金,村黨支部書記尼瑪頓珠在現場宣讀:2018年,合作社施工隊、機修廠、洗沙場收入達118萬元,牧業(yè)收入132萬元,茶館、商店37.7萬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