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是屬于每一位勞動者的節(jié)日。廣大勞動者在各自崗位上奮發(fā)進取,用勤勞和智慧,成為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的“攻堅”力量。
手工銼削零件尺寸可控制在0.002毫米內,手工劃線鉆孔位置度誤差可控制在0.02毫米內,帶隊研發(fā)的微型汽車后橋殼自動化焊接填補國內空白……“大國工匠”鄭志明的奮斗起點是職高畢業(yè)的助理鉗工,在扎根裝備智能制造領域的20多年里,他不斷地磨煉技能、開拓創(chuàng)新。
這些年,鄭志明全身心投入到研磨、銼削、劃線、鉆削等各項工作中,從當年的一名職高畢業(yè)生,成長為大家心目中敢于創(chuàng)新、不斷突破自我的技術擔當。
工作中的鄭志明。受訪者供圖。
不僅在操作上精益求精,鄭志明還自學了自動化裝備制造、UG三維建模技術等相關知識,不斷加深復合技能的深厚儲備。
廣西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首席技能專家鄭志明說:“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我們做的第一臺自動化的焊接設備,當時我就跟工段長我就講,我們是不是可以突破一下,自己組個小團隊,自己來做自動化裝備,所以我們說干就干,后面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就把這臺自動化裝備做出來?!?/p>
2014年,以鄭志明命名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掛牌成立,如今已完成1202個自主創(chuàng)新項目。帶隊研發(fā)微型汽車后橋殼自動化焊接填補國內空白、設計制造減速器噪音檢測設備……鄭志明帶領團隊不斷攻克一個個技術難題。2022年,鄭志明當選“大國工匠年度人物”。
工作中的鄭志明。受訪者供圖。
在吉林四平供電公司職工創(chuàng)新管理辦公室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琚永安正埋頭查閱資料,開展項目實驗,全力推進“配電線路無線遙控樹障清理裝置研究與應用”創(chuàng)新項目。
工作中的琚永安。受訪者供圖。
做了近40年“電力醫(yī)生”,琚永安練就了一身“現場找靈感,精準搞研發(fā)”的本領。針對鐵塔塔材丟失問題,琚永安發(fā)明了鐵塔防盜拆技術,大大減少了塔材修補成本;變電站檢修時,現場專用車輛特別多,他發(fā)明了“多功能變電設備微型檢修車”,集七種常規(guī)檢修設備功能于一體,達到了一機到場、檢修全能的效果;他研究的“新式接續(xù)線夾”,消除了線路過熱和斷線隱患,方便了帶電作業(yè)。
國網四平供電公司職工創(chuàng)新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琚永安說,創(chuàng)新課題來源于現場需求,有針對性地確定實施內容,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鍛煉大家的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
工作中的琚永安。受訪者供圖。
克難攻堅的還有實驗室里的科研人員。在位于安徽合肥西郊的科學島上,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葛庭燧極限特性材料攻關突擊隊的青年科研人員,仍在緊鑼密鼓地開展材料科學研究。他們的目標是攻克材料中的關鍵基礎問題,為我國空天、先進能源、新型顯示等領域提供關鍵材料。
5月1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劉瑞在實驗室內做實驗。受訪者供圖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劉瑞介紹,“突擊隊”開展極限特性材料研發(fā),主要包括航天特種合金、先進核能材料。他說,“年輕人要有沖勁和闖勁,有夢想。國家的需要就是努力的方向。急國家所急,在自己所在的領域要精益求精,爭取做到世界一流。”
新征程上,億萬勞動群眾將繼續(xù)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進一步煥發(fā)勞動熱情、釋放創(chuàng)造潛能,凝聚起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
記者:梁舜、黃凱瑩、余嘉明、司曉帥、戴威
報道員:羅杰、謝廣輝、陸琳琳、李慧納
編輯:吳煒玲、趙世蕓
制作:新華FM工作室
新華社音視頻部
出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