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能讓梨的孔融,長大卻是個酒鬼
◎趙柒斤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徹底平定袁紹殘余勢力,統(tǒng)一北方后,萌生一統(tǒng)全國的想法。“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因當(dāng)時洪水、冰雪和蝗蟲等自然災(zāi)害頻發(fā),加之年年軍閥混戰(zhàn),釀酒進一步加劇了糧食危機。于是,曹操上表漢獻帝,下令禁酒。
其實,“禁酒”并非曹操發(fā)明,最早可追溯至大禹時代。商朝至兩漢,幾乎每個朝代都出臺了禁酒令,對違令者處罰也很嚴厲,執(zhí)行情況皆是前緊后松,最終不了了之。
可是,與其他朝代統(tǒng)治者“禁酒令”下達伊始執(zhí)行得有聲有色相比,曹操的“禁酒”政策從一開始就遇到巨大阻力。漢末魏初,飲酒習(xí)俗甚為流行,否則豈有“竹林七賢”存在;從個人層面看,最大阻力來自少府孔融。
歷史上的孔融,才氣大、名氣大、膽子大,酒量也大。《后漢書·鄭孔荀列傳》說,153年出生的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孔融,字文舉,孔子的二十世孫,為東漢末一代大儒,是繼大才女蔡文姬父親蔡邕后的文章宗師。他位列“建安七子”,著有詩、頌、碑文、議論、策文、表等25篇,可惜流傳下來的僅為一些片段,其中詩歌僅存8首,且多與酒有關(guān)。雖有家喻戶曉的《三字經(jīng)》為其背書“融四歲,能讓梨”,可他長大后卻是不折不扣的“酒鬼”。
一直跟曹操不對付的孔融,“禁酒令”剛頒布,就跳起來反對,并很氣憤地給曹操寫了封《難曹公表制酒禁書》的信,文采飛揚地寫到:“堯不千鐘,無以建太平??追前脔?,無以堪上圣。樊噲解厄鴻門,非豕肩鐘酒,無以奮其怒。趙之廝養(yǎng),東迎其王,非引潖酒,無以激其氣。高祖非醉斬白蛇,無以暢其靈……酒何負于政哉?”孔融把喝酒上升到一個高得不能再高的地位,硬生生地讓曹操的“禁酒令”執(zhí)行受阻。
剛開始,曹操對孔融挺客氣,特意回了一封信,并引用史上第一篇“禁酒令”——周公旦《酒誥》里夏桀和商紂因酗酒而亡國的事及歷史上其他因喝酒而誤的案例,將禁酒提升到國家存亡的高度,表達堅定禁酒的決心。結(jié)果,孔融又及時懟過去:“昨承訓(xùn)荅,陳二代之禍,及觽?cè)酥當(dāng)?,以酒亡者,實如來誨。雖然,徐偃王行仁義而亡,今令不絕仁義;燕噲以讓失社稷,今令不禁謙退;魯因儒而損,今令不文學(xué);夏、商亦以婦人失天下,今令不斷婚姻。而將酒獨急者,疑但惜谷耳,非以亡王為戒也。”
對孔融的“悔慢之辭”,曹操再也無法容忍,便找了個理由免了孔融??少x閑在家的孔融仍不消停,“賓客日盈其門”,飲酒從未間斷,孔融還感慨地冒出了金句:“坐上客恒滿,樽中酒不空”。
當(dāng)時,禁酒令前,沒幾個人敢冒頭公開喝酒,甚至都不敢公開談?wù)摵染?,好酒之人只偷偷打擦邊球,甚至改用隱語稱呼酒局,用“賢人”指代酒質(zhì)較差的濁酒,以“圣人”代替酒質(zhì)較好的清酒。但孔融卻始終我行我素,公然蔑視禁酒令。
孔融與蔡邕關(guān)系非常鐵,常常一起喝酒,蔡邕去世后,有個長得很像蔡邕的虎賁士,“融每酒酣,引與同坐”,并說“雖沒了老成人,且喜還有典型”??兹谝贿吅染啤⒁贿叀八]達賢士”,弄得“海內(nèi)英俊皆信服之”,引起了疑心病本就很重的曹操猜疑。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改制后的第一任御史大夫郗慮“不失時機”地“構(gòu)成其(孔融)罪”,曹操便授意丞相軍謀祭酒路粹上狀誣告孔融“招合徒眾,欲規(guī)不軌”“謗訕朝廷”“不尊孝道”等。曹操直接批復(fù):“不忠不孝,大逆不道,宜極重誅”。最終,從小就以孝名聞天下的孔融在56歲那年,不僅被“棄市”,而且老婆、孩子全部被殺。
其實,孔融吃虧就吃在生性傲岸、恃才傲物上,曹操推行“禁酒令”期間,公然違抗禁令的人大有人在,曹操對此往往“睜一眼閉一眼”。曹操自己更是一邊推行“禁酒令”,一邊在觥籌交錯,還曾寫下了著名的勸酒詩《短歌行》:“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三國志》也肯定了曹操有酒后賦詩的習(xí)慣。由此可見,孔融的金句“坐上客恒滿,樽中酒不空”形容曹操再恰當(dāng)不過,而像孔融、楊修、禰衡等所謂的“酒鬼”名士隨便被曹操安個罪名就給殺了。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