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性午夜小视频_国产97最新在线视频_亚洲精品免费Ww久久_日韩三级在线成人网站

中國西藏網(wǎng) > 即時新聞 > 國內

“遲到”的光讓我們可以一睹宇宙過去的樣子

發(fā)布時間:2022-10-25 15:50:00來源: 科技日報

  ◎實習記者 蘇菁菁

  近日,我國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wèi)星成功獲得一批天體的X射線實測圖像和能譜,這是國際上首次獲得并公開發(fā)布的寬視場X射線聚焦成像天圖。該望遠鏡上的微孔龍蝦眼鏡片以及CMOS(一種圖像感光元件)探測器均為中國自主研發(fā)。

  可事實上,即便憑借如此厲害的“龍蝦眼”,科學家通過望遠鏡看到的也只是天體過去發(fā)出的光。

  近如臺燈、遠如星辰,所有我們看到的光都需要一定時間才能照進人眼,也正因如此,我們有機會可以一睹宇宙過去的樣子,探尋宇宙演化歷程。

  為何我們難以看清遙遠星系的光

  宇宙中最古老天體的光,傳播時間也最久,那么為何我們仍然難以發(fā)現(xiàn)它們?

  “根據(jù)哈勃定律,我們所處的宇宙一直在膨脹,這些遙遠的星系都在以一個特定的速度遠離我們,這個速度和星系到地球的距離成正比。因此,星系在1億年前發(fā)出的光,傳播到地球經(jīng)過的‘路程’,就不止1億光年。而距離我們越遠的光源,光芒就會越黯淡,因此我們很難在茫茫宇宙中看清這些‘微光’。”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博士傅煜銘說。

  此外,遙遠星系發(fā)出的光到達地球的路途十分漫長,其間要經(jīng)歷很多“艱難險阻”,例如光可能會被傳播過程中所遇到的塵埃和氣體等物質吸收。同時,對遙遠星系的探測還會受制于儀器設備的靈敏度?!叭绻獗粌x器捕捉到時,它的信號和噪聲水平差異不大,我們就很難把信號從噪聲里面分辨出來,也就無法實現(xiàn)探測?!备奠香懻f。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茍利軍表示,來自遙遠星系的光可能會在輻射強度、顏色與性質等方面發(fā)生變化,“例如一個天體的光可以向四面八方進行傳播,但光的接收面積是有限的。也就是說,距離變遠,光的輻射強度在單位面積上會變??;距離變近,光的輻射強度會在單位面積上變大?!?/p>

  由于宇宙在不斷膨脹,所以越是早期宇宙發(fā)出的光,其對應的光譜線波長就會被宇宙膨脹拉得越長,這一現(xiàn)象被稱為“紅移”,天文學家經(jīng)常用紅移來標記宇宙學意義上的“時間”。

  此外,茍利軍還表示,對于人類而言,通過望遠鏡捕捉到的最古老的光是有極限的,這個極限所對應的宇宙年齡是38萬年。也就是說,我們最早可以看到宇宙在38萬歲時發(fā)出的光。

  當然,以目前天文望遠鏡的觀測能力,還遠達不到這個極限。

  “紅移1100附近,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發(fā)出的時間,其對應的宇宙年齡是38萬年。在這個時間點前,宇宙是一團熱的等離子體,光線的組成要素——光子與自由電子、質子發(fā)生散射,所以不能自由穿越宇宙;在質子和電子結合形成中性氫原子之后,光子也與物質退耦合,光子能穿越的距離大大變長,宇宙變得透明,我們才能看到天體發(fā)出的光?!备奠香懻f。

  多信使天文學研究助力揭示宇宙奧秘

  “對于人類而言,雖然我們無法看到同一星系從形成至今的演化歷程,但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星系在不同階段的發(fā)展狀態(tài),這些對于更好地理解我們所處的銀河系有著重大意義?!备奠香懻f。

  而這些,需要借助更加靈敏的天文望遠鏡來實現(xiàn)。

  自1609年伽利略利用自制望遠鏡仰望星空以來,400多年的宇宙探索史中凝結著全人類的努力。1990年,哈勃空間望遠鏡成功發(fā)射,依托于它產生的海量科研成果刷新了全人類對宇宙的認知;2016年,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建成,有望接收到宇宙誕生之初天體發(fā)出的電磁信號;2021年哈勃空間望遠鏡的“繼任者”詹姆斯·韋布望遠鏡順利升空,其高出哈勃空間望遠鏡百倍的靈敏度將幫助人類探尋宇宙的更深處;計劃于2023年發(fā)射的我國大型巡天空間望遠鏡,將與中國空間站共軌飛行,帶來全景式宇宙高清圖……

  “除了光以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研究宇宙,中微子、引力波與宇宙線也都攜帶著天體信息,是宇宙天體派出的‘信使’。”茍利軍說,這種結合多種渠道研究宇宙的方式,就是多信使天文學研究。通過中微子與引力波,我們可以了解天體的內部活動;通過宇宙高能粒子,我們可以探究宇宙早期的物理現(xiàn)象……

  隨著更多更強大天文觀測設備的建成,人類將一步步揭示宇宙演化的奧秘,了解我們從何而來,又將去往何處。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