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支付寶”為何不靈
【記者連線】
光明日報駐伊斯蘭堡記者 尤銘
美國著名投資人沃倫·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日前以虧損約40%的代價,將有“印度支付寶”之稱的Paytm公司股票全部出售,引發(fā)國際輿論廣泛關注。除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外,軟銀集團、螞蟻集團等國際資本亦紛紛撤資Paytm。投資者期待的Paytm在印度復制支付寶當年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增長神話的期待落空。
據(jù)報道,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旗下的BH國際控股公司日前以137.1億盧比(約合1.64億美元)的價格,將其持有的Paytm股份全部清倉,徹底退出對該公司的投資。據(jù)美國科技媒體TechCrunch估算,巴菲特對Paytm持股5年時間,虧損約為40%。
Paytm成立于2010年,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獨特運營模式,迅速占領印度電子支付市場,成為印度最大的電子支付平臺。Paytm依托印度巨大的人口規(guī)模和市場潛力,借助中國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產(chǎn)品的成功經(jīng)驗,頂著“印度支付寶”名頭,一度廣受國際資本市場青睞。2018年,巴菲特以2.6億美元購入Paytm3%的股份,成為其對印度科創(chuàng)領域的首筆直接投資。巴菲特當時對這筆投資充滿期待,他在接受印度《經(jīng)濟時報》專訪時表示,印度正在經(jīng)歷積極向好的變革,潛力無與倫比,任何好的投資機遇他都將積極把握。除了巴菲特,Paytm當時還吸引了軟銀、螞蟻金融、加拿大養(yǎng)老金等一眾國際資本的關注。
然而,Paytm卻并未給予滿懷希望的投資者以同等回報。2021年11月,Paytm正式在孟買證券交易所上市,首日股價就跌破約29美元的發(fā)行價。此后股價更是一路下挫,2022年跌至5.58美元的谷底。盡管股價在今年出現(xiàn)反彈,大漲超60%,但當前約10.73美元的股價,仍遠低于首次公開募股時的水平。據(jù)報道,軟銀集團、螞蟻集團等Paytm的主要投資股東均在減持股份。今年8月,螞蟻集團以股轉債的形式大幅削減投資比例;11月,軟銀集團亦放出消息將出售其價值2.15億美元的股份。
短短幾年,Paytm從國際資本市場的寵兒變?yōu)楦鞔髧H投資者的“棄子”,原因何在?
一方面,Paytm作為電子支付程序缺乏配套的商業(yè)應用體系支持,面對市場競爭韌性不足。Paytm發(fā)展之初,印度還有大量人口沒有銀行賬戶,現(xiàn)金交易占據(jù)主流。公司把握智能手機普及潮流,推出水電費等線上繳費應用程序,并設立大量線下現(xiàn)金充值點,為印度民眾提供了“線下充值線上繳費”的生活便利服務。積累一定用戶后,其支付范圍開始向銀行、保險、電子商務等多領域拓展。2016年,印度總理莫迪發(fā)布“廢鈔令”,為打擊假鈔停止流通500盧比和1000盧比的大面額紙幣。Paytm也迎來發(fā)展機遇,市場份額迅速擴張,可謂趕上了時代紅利。但Paytm雖然被稱作“印度支付寶”,卻沒有類似淘寶的自主商業(yè)平臺作為支撐,“蘋果支付”“亞馬遜支付”等具有配套商業(yè)應用的國際支付平臺迅速搶占了其市場份額。在這一發(fā)展瓶頸的制約下,Paytm只能依靠巨額的推廣投入勉強維持市場份額,遲遲無法實現(xiàn)盈利。
另一方面,印度政府的民族主義政策和輿論導向嚴重沖擊市場信心。Paytm在發(fā)展過程中,得到了中國螞蟻集團在資金和技術方面的大力支持。Paytm在基礎框架、二維碼技術、反洗錢及風控技術等方面對螞蟻集團倚重較大。然而,近年來,印度政府頻繁出臺限制中國在印投資的政策,并通過惡意審查等手段為在印中資企業(yè)制造不公平的營商環(huán)境。在此背景下,螞蟻集團等中資企業(yè)被迫縮減在印投入力度,Paytm的運營亦因此受到較大沖擊。同時,在印度部分極端民族主義輿論的裹挾下,Paytm被部分印度媒體貼上“中國背景企業(yè)”的標簽,令其市場推廣受到一定阻礙。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Paytm,有“印度阿里巴巴”之稱的電商平臺Snapdeal、有“印度滴滴”之稱的網(wǎng)約車平臺Ola等一系列曾有希望復制中國企業(yè)成功經(jīng)驗的印度科創(chuàng)企業(yè),當前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運營困難,令其國際投資者苦不堪言。
當年,南非報業(yè)集團投資騰訊、日本軟銀集團投資阿里巴巴,均獲得了豐厚回報。隨著印度人口增長和經(jīng)濟發(fā)展,國際投資者仿佛看到了當年的影子,紛紛計劃著再造投資神話。但由于印度市場、政策等因素的限制,時至今日這些投資者的期待仍未實現(xiàn)。
(光明日報伊斯蘭堡12月10日電)
《光明日報》(2023年12月11日 12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