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牘中國丨“如果沒有簡牘,我們如何確認懸泉置是西漢遺址?”
遙望2000年前,絲綢之路上曾有一座重要的樞紐,像長長的絲巾挽出的一個精美花結,分外奪目。它曾是漢代設于河西地區(qū)交通線上的一座規(guī)模較大的驛置,留下了35000多枚簡牘,生動詳細記載了絲綢之路上那段光輝歲月。2001年,它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它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遺產點之一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就是甘肅懸泉置,一個距離敦煌西北64公里的驛置。
7月30日,記者跟隨“簡牘中國”網絡主題采訪團走進了這個位于戈壁上的遺址。
現(xiàn)狀
懸泉置遺址位于敦煌與瓜州兩市縣交界處的祁連山支脈三危山北麓戈壁邊緣?!陡拭C敦煌漢代懸泉置遺址發(fā)掘簡報》認為,懸泉置是建立在河西要道上的一處集傳遞郵件、傳達命令、接待賓客為一體的綜合機構,即傳置。從簡牘道里簿看,這樣的置,從長安至敦煌共有80余處,蓋以地形和交通距離的遠近而設,是一個獨立運作的系統(tǒng)。兩漢時期,特別在西漢,是東西交通大動脈的重要中轉站。2000多年后的今天,當記者站在遺址東門的木棧道上,一陣敦煌的風沙吹過,遙想當年驛站的繁華。
懸泉置遺址是在1987年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時偶然被發(fā)現(xiàn)的,1990年至1992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復后開始對遺址進行搶救性發(fā)掘。歷時三年初步探明整個遺址包括主體建筑、灰區(qū)、馬廄及其附屬建筑,總面積22500平方米??紤]到當時技術條件等各方面因素,遺址進行了科學回填保護?!斑z址將不再做揭露性展示,成為永久的封存在地下的遺址?!岸鼗筒┪镳^宣教部主任榮紅梅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為了更好地保護懸泉置遺址,文物保護部門劃定了遺址的核心區(qū)和緩沖區(qū),沿邊界設置了保護界樁,沿遺址遺存的分布范圍設置了圍欄。在遺址區(qū)內標識出了遺址邊界、院墻、房屋、馬廄、附屬建筑等,并用木棧道鋪設于上。站在上面,依稀可見遺址的院落布局、當年修建房屋的土基,雖然這些建筑早已蕩然無存,消失在歷史的長河里?!熬湍壳皝碇v,唯有遺址東北角的角墩和西南的魏晉烽燧為原狀展示。此外,在距北墻北側約20米處遺留有一條古驛道遺跡,寬4米,全長約1公里?!睒s紅梅說。
有一個區(qū)域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榮紅梅告訴記者,這個區(qū)域的東區(qū)是馬醫(yī)區(qū),西區(qū)是馬廄區(qū)。“因為面積有限,不是所有的驛馬都能圈養(yǎng)在這個馬廄中。從動物的骸骨來看,這個驛站曾飼養(yǎng)過西域天馬,究竟是驛站有如此高的級別可以飼養(yǎng)天馬,還是天馬途徑此處病死,這有待進一步考證。”
漢朝曾在河西設置邊塞并派遣戍卒,既防御了匈奴侵擾寇掠,又維護了絲綢之路的暢通。榮紅梅告訴記者,雖然懸泉置位于荒野不毛之地,但這里的戍卒每天要做很多的事情,巡邊、砍伐柴薪、種植糧食。如果遇到大風天,烽火臺無法點燃怎么辦?根據出土的漢簡記載,戍卒們要快馬加鞭報信息。如果烽火臺相隔比較近,而烽火臺沒有馬匹,戍卒們就要跑去傳遞信息?!斑@些邊塞的戍卒很忙碌、很辛苦。”榮紅梅說。
簡牘
敦煌被譽為“河西走廊上的漢簡之都”。從上個世紀初到現(xiàn)在的一個多世紀里,在河西走廊各地出土過65000枚以上的漢簡,占全國出土漢簡總數115000枚的56%,是名符其實的漢簡之鄉(xiāng)。其中懸泉置遺址就出土了35000余枚,其中有字者 23000余枚,已經被簡牘學家辨識出來的19000枚。內容囊括詔書、律令、藥方等古籍殘篇,為研究我國秦漢史、漢晉絲綢之路史,甚至是中西交通史等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這些簡牘上記載的文字信息量非常浩大,根據出土的簡牘,我們可以知道這個驛站曾經接待過規(guī)模最大的使節(jié)團是于闐國王及其手下共1074人的宏大團隊?!皹s紅梅說,“還出土過冊書《元康五年懸泉置過長羅侯費用簿》,記錄了漢宣帝元康五年長羅侯常惠出使烏孫時,懸泉置招待長羅侯部屬384人的事項及費用。”
除了歷史上的大事,還有史書上沒有記載的小事。在出土的帛書上,有一名叫“元”的下級軍吏寫給他的朋友“子方”的一封信——《元致子方書》。 在信中,元拜托子方為他辦以下五件事:第一,由于自己將要去敦煌屯戍,沒有合適的鞋子,所以請子方代買一雙鞋,大小是一尺二寸,鞋里是絹帛,鞋面是牛皮,這樣既舒適又結實,能經得起長途跋涉,買好后趕快讓同事捎回來;第二,請子方為自己挑選五支品質良好的毛筆;第三,拜托子方去一位叫次孺的人家探望并請次孺回信,如果次孺不在,就請他的妻子代為回信;第四,有一個叫呂子都的人想請子方刻一枚私印,但不好意思開口,所以拜托元代請子方刻一枚印文為“呂安之印”的印章;第五,說郭營尉寄了二百錢,請子方代買一支響鞭?!斑@是目前所知兩漢地下出土物中保存最完整、字數最多的私人信件?!睒s紅梅說。
在兩千年后的今天,當我們讀到這封信的時候,生動的、可觸摸可感知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除漢簡之外,還出土諸多寫有漢文墨跡的麻紙,“出土的400多片紙張中有10片寫有字跡,其中有8片是兩漢時期的,說明西漢已經用紙張書寫文字了。這一發(fā)現(xiàn)把我國發(fā)明張紙的時間向前推進了近一個世紀?!?/p>
令人驚喜的是,在懸泉置遺址還發(fā)現(xiàn)了一封詔書,題為《使者和中所督察詔書四時月令五十條》,被定名為《四時月令詔條》,它是西漢平帝元始五年(5年)太皇太后發(fā)布的詔書,寫明每月該干之事和不該干之事,所涉事項包括農林牧副漁各業(yè)。這是迄今所發(fā)現(xiàn)的材料中,最早系統(tǒng)地關注人類生產生活與自然環(huán)境關系的法律文書。“經研究考證,專家們得出結論,此詔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環(huán)境保護法’?!睒s紅梅說。
“懸泉置遺址出土的簡牘真實記載了2000年前絲綢之路的運營狀況,也是證實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真實存在的依據。雖然目前被回填了,但是漢簡的不可復制性和唯一性凸顯了它的價值?!睒s紅梅說,“如果沒有這些簡牘,我們如何確認懸泉置是西漢遺址?”
“活”起來
申遺的成功給懸泉置的保護和開發(fā)帶來了新的機遇。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游客在參觀懸泉置遺址時會感覺“看點不足”,其間觀賞性、體驗感也和此前心理期待值也有很大差距。如何讓讓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活起來?
2019年8月,世行貸款文旅項目甘肅省敦煌市懸泉置遺址保護開發(fā)建設獲國家發(fā)改委批準,總投資14786.5萬元,其中世行貸款12117.5萬元,建設單位自籌2669萬元。
2022年8月31日甘肅敦煌市懸泉置遺址保護開發(fā)項目展示中心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1.48億元,前期將先建成5公里內部展示道路和停車區(qū)、公共衛(wèi)生間、觀景平臺等配套服務設施。
隨著大敦煌文化旅游經濟圈建設的深入推進,懸泉置遺址保護利用也邁入了快車道。記者采訪期間,在距離遺址之外的建設控制帶,一個懸泉置遺址景區(qū)交旅融合綜合體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中,該項目由甘肅絲路郵驛(懸泉置)文化發(fā)展有限責任公司運營。負責項目運營的許金萍告訴記者,綜合體的項目投資1.61億元,計劃建設游客中心、懸泉街市、文物展示中心等幾個區(qū),預計明年完成?!捌渲性趹胰质?,可以全方位地滿足游客的吃喝游購娛。為了讓游客體驗到懸泉置為何在漢代被命名為官家的郵驛機構,我們做了懸泉塢堡的復原模型,游客可以切身體會到懸泉的‘郵驛文化’?!?/p>
“從零起步”,曾經沉睡2000多年的懸泉置遺址正在換發(fā)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