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克的戲劇
光明日報駐巴黎記者 何農
這是一個普通的下午。130個座位的巴黎呂塞納爾劇院里的觀眾,絕大多數(shù)是老年人,但他們可能都比站在舞臺上的妮克歲數(shù)還小。為時70分鐘的獨角戲,除了中間間隙有一些音樂外,基本上都是演員——也就是83歲的妮克——一個人在表演,而道具只有兩把椅子。
這場演出因為疫情推遲了一年多。所以這一年以來,妮克對已經準備好了的腳本不斷進行打磨。演出結束以后,妮克的老伴兒巴斯卡爾輕聲對我說,經過反復排練和推敲,今天的演出堪稱完美。
戲的主題是女人,劇名叫做《如果沒有你,我是什么?》。編劇也是妮克本人,她把法國歷史上一些文學戲劇家有關女人的論述抽絲剝繭,提煉升華,又用自己的語言將它們串聯(lián)在一起,從而最終形成一出由女人編、女人導、女人演的劇目,從妻子、母親、女兒的角度審視男人、審視社會、審視人生,講述女人的愛恨情仇。
當過高中哲學教師的妮克曾經自創(chuàng)了一種藝術形式——用金屬絲編織、塑造動物、人物等各種形象。栩栩如生的造型和惟妙惟肖的刻畫,使她的作品聞名遐邇,連許多知名大企業(yè)都成為她的客戶,以擺放、收藏她的作品為榮。法國的高中哲學教師是一個備受尊崇的職業(yè),其中也誕生過像讓-保羅·薩特這樣的大師。高中哲學教師的經歷與妮克雕塑家的藝術家身份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她后來又對戲劇的創(chuàng)作和表演情有獨鐘,卻一定是得益于哲學。
我問妮克:“演這么一出戲,對您最大的挑戰(zhàn)是什么?是不是需要反復排練才能記住那些臺詞?”妮克說,根本不是。因為一生飽讀詩書,那些臺詞早已爛熟于心,“難點是如何讓觀眾理解、接受并且融入我的表演所提供的這個場景當中去”。
妮克認為,站在舞臺上進行表演和站在講臺上當老師其實有異曲同工之處,面臨的難題也是一樣的。當老師需要知道如何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如何教會學生;當演員也一樣,尤其是這種自編自演的劇目,需要努力讓觀眾既感到身臨其境,又能與表演者心心相印,產生互動。“這和我做雕塑的創(chuàng)作完全不同。雕塑是獨自一個人的工作,面對的是材料,要用雙手把頭腦中的想象變成具體的形象。而做演員就要考慮到你面前觀眾的感受。這是即時的藝術,就像音樂演奏和舞蹈表演一樣?!?/p>
法國政府對劇場演出是有補貼的。妮克這樣的演出一般要求演滿40場,所有費用由劇場負擔,收入也歸劇場,演員只是按勞取酬。還有一種形式,就是由個人將某個劇場整場租下來,租金包括燈光音響等。一般這個日期是在周一,因為周一是法國一些機構如博物館、劇場、銀行的休息日。如果劇場能坐滿,那么每人20歐元象征性的門票費基本上就夠租金的費用了。妮克使用的是后一種形式,“因為我只在劇場演三場”。至于觀眾,“我有大約300個忠實的粉絲”,沒有條件做廣告,只靠朋友間的口口相傳。應該說,這種形式的演出,對表演者來說是一種挑戰(zhàn),也適合妮克的情況。
20多年以前,妮克曾經參加過一次名為“開著的門”的志愿者活動,主要形式就是由志愿者在公共場合——比如巴黎地鐵站——為來往的顧客提供傾聽服務。南來北往的人可以停下來幾分鐘甚至可以長達一個小時,在志愿者面前傾訴自己的故事。對志愿者的要求就是要會傾聽,而且只能傾聽,不能向傾訴者提供任何建議,更不能對傾訴者進行是非、對錯的判斷?!拔掖蟾怕犃擞?000多人次吧!有的人一次又一次地來?!庇蟹浅6嗟膬A訴者每周都會去,對志愿者說出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苦惱、困惑、憤怒等等。曾經有一個傾訴者,手里拿著一把手槍,在志愿者面前喋喋不休地說,他要用這把槍殺掉他的妻子。說到最后,志愿者對他說:“那好吧,您都說完了,就把槍交給我吧!”果然,傾訴者把槍交給了志愿者。打破了傾聽規(guī)則的志愿者避免了一場可能的悲劇,挽救了兩條生命。
妮克說,活動組織者對志愿者的要求很高,要經過多次篩選,只有證明自己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人才能被選中。這次志愿者活動之后,妮克萌生了以傾聽到的素材為藍本創(chuàng)作話劇的想法。同時這些素材也構成了她的新書《口耳相傳》的主體內容。
多年以來妮克已經創(chuàng)作了多部類似的話劇,主題有關于愛情,有關于幸福,也有關于二戰(zhàn)中的法國抵抗運動等,在巴黎和他們夫妻所居住的法國南部的維宗羅馬小村一共上演了數(shù)十場。目前這部《如果沒有你,我是什么?》正在準備最后兩場演出,地點則從劇院換到了她自己的家中?!扒皫讏鲅莩?,來的大多是朋友和朋友的朋友。但是家人以及親戚們來的不多。家中的這兩場演出將主要獻給他們,還有那些沒機會看到我表演的朋友們。為此我還專門租了40把椅子。每場大約50人,兩場一共100人?!薄岸?,為了防疫的需要,我要求他們每個人都有核酸證明或者是健康碼才能進屋”,妮克說道。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24日 13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